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化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质谱分析分会(第53分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4-06-20  |  【打印】 【关闭

        2024年6月16日至18日,中国化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第53分会(质谱分析分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分会由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研究员和厦门大学杭纬教授担任主席组织承办。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质谱分析领域的160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质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作了题为《质谱方法在新污染物识别中的应用》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质谱技术在检测和识别环境中新污染物方面的最新进展,强调了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江院士指出,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质谱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工具,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带来了《分子结构解析质谱分析技术》的主旨报告,提出了一种电场诱导的离子定向旋转技术。通过使用双交流电共振激发来控制离子的旋转方向,使对映体离子与中性气体碰撞时产生碰撞截面积的差异,进而在离子轨迹上分离两种对映体离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的主旨报告《少量细胞DNA(去)甲基化分析与表观遗传研究》则聚焦于质谱技术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质谱在细胞DNA甲基化分析中的创新成果。
  

  江桂斌院士做分会主旨报告

  
 
   
  分会会场合影
   
  此外,蔡宗苇教授、张丽华研究员、杭纬教授、伍建林副教授、田瑞军研究员、聂宗秀研究员、袁必锋教授、黄光明教授、李宵鹏教授、余泉副研究员、罗茜研究员、王方军研究员、林树海教授、叶明亮研究员、殷志斌副研究员、李惠琳教授、乔亮研究员、陈素明教授、叶慧教授、闵乾昊教授、刘嘉琳副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学者也在会议期间作了精彩的邀请报告,分享了他们在质谱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
  会议还安排了多场口头报告和快闪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会议内容。张莹研究员、王佳宁副高级、张小平副教授、吴晓楠教授、韩国斌博士、尹瑞川研究员、姜杰教授、赖玮毅副研究员、曹纬倩副研究员、张燕燕副研究员等学者作了口头报告,展示了他们在质谱分析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应用探索。张文鹏副教授、徐明明助理教授、刘沁蕾副研究员、林灵研究员、薛珍珍研究员等学者则通过快闪报告形式,快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亮点和新发现。
  在本次会议的墙报展示环节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张蕊凭借其出色的研究成果和精彩的展示,荣获了优秀墙报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研究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年轻学者在质谱分析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无限潜力。
  质谱分析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正在推动环境监测、污染物识别、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在环境科学中,质谱技术为新污染物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生物医学领域,它在分子结构解析、组织成像和单细胞分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在材料科学中,质谱技术则助力研究人员深入理解材料的组成和特性。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次会议中展示了其在质谱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卓越成果。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国内质谱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也促进了质谱分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不仅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质谱分析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还结识了众多同行专家,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未来,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领域的广泛应用,它将为各个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