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

江桂斌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现任或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等。

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和环境毒理与健康等。分别参加过我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推进了我国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研究,开始了新型环境污染物发现与毒理研究等新学术方向。曾负责和完成我国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与控制的第一期和第二期863项目,负责和完成两期国家POPs 973项目,承担和完成我国POPs控制技术的第一个国家支撑项目,负责和完成2期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负责和完成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现为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专家组组长。

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60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0部。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近500次。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成就奖,安捷伦公司“思想领袖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郑明辉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长期从事POPs 相关研究。自2007 年起担任斯德哥尔摩公约全球POPs 监测亚太区域组织委员会主席,组织协调亚太区域49 个签约国先后于2008 年和2014年完成了两部《亚太区域POPs 监测报告》。参加编写《全球POPs 监测技术导则》、《全球二恶英类污染源调查技术导则》以及《POPs 减排最佳环境技术与最佳环境实践(修订版)》。承担中国二恶英排放清单编制和更新工作,成为国家制定二恶英减排对策的依据。

任科技部“十二五”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环境与健康保障技术主题专家组召集人,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副主任,《环境化学》副主编,Chemospher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学报》、《色谱》等编委。已发表科研论文160 余篇,其中SCI 论文13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 项。发明的焚烧设施二恶英阻滞技术已在工程化应用中显示了技术优势,2011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13 年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第二)。

景传勇实验室副主任

2002年获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IT)博士学位,后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 年5 月起在SIT 担任助理研究教授,2008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微界面化学过程, 针对固液界面反应微观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从创新性方法学入手,应用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分子水平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关键环境化学过程与机制。基于现代谱学技术推进固液界面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在国际上起到了一定引领作用。 基于分子水平上吸附机理的认识, 构建了新型高效可再生的吸附材料, 成为解决地下水砷污染的可行技术。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文60 余篇。任《环境化学》《科学通报》编委。

刘思金实验室副主任

  2004 年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4-2008 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完成博士后的学习和深造。2008-2009 年在美国塔夫斯大学医学院任讲师。2009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进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2014 年百人计划终期考评被评选为优秀。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担任国家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先导专项B 首席科学家助理和项目负责人。担任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和纳米毒理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诱发疾病的机制、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在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成果:1)发现PCBs 通过ROCK 通路诱导肿瘤细胞恶化的机理,突破了PCBs 促肿瘤效应作用机制长期不明的瓶颈。2)发现ATF4 通路在对抗砷和镉诱导的血细胞损伤中起不可或缺的保护作用;提出纳米银基于“颗粒效应”抑制血细胞基因转录的毒性机制;揭示了石墨烯和量子点通过破坏血细胞骨架从而导致其死亡的作用机理。这些工作对于认识其致毒机理与健康效应具有重要价值。近5 年发表多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ACS Nano、Cancer Research 和Oncogene 等。

王亚韡实验室副主任

2006 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近几年主要从事新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及迁移转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方法研究;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归趋及历史演变研究;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及健康效应研究。从2008 年以来,连续应邀参加斯德哥尔摩公约国际履约谈判,通过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维护了国家利益。先后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人)等。目前已发表SCI 论文120 余篇,其中包括在环境科学著名杂志Environ. Sci. & Technol. 上发表论文30 余篇。现任环境化学编委。

刘倩实验室副主任

2004和2009年于湖南大学分别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0-2012年于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工作至今,期间于加拿大Trent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起任研究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目前已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9篇。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8)、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7)、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4)、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2014)等资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奖(CAIA奖)特等奖(排名第1)、MIT TR35 Chin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