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第41分会“环境同位素技术”分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2-08-01  |  【打印】 【关闭

  2022年7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环境同位素技术”分会在哈尔滨顺利举办。分会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天津大学陈玖斌教授、南京大学李伟教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川教授共同召集,分会秘书由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陆达伟副研究员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赵磊副教授担任。本次分会共设置12个主旨报告、10个口头报告。

  分会期间,来自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张干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秦礼萍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朱振利教授、中山大学汤叶涛研究员、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金章东研究员、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张黎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川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的贾仲君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罗孝俊研究员分别作了“大气有机碳质组分的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示踪”、“利用Cr同位素示踪古环境变化的机理研究”、“Fe(II)驱动氧化铁矿物相转化过程机制:稳定Fe同位素标记示踪研究”、“水体沉积物中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高精度镉同位素分析方法”、“重金属稳定同位素分馏/稀土分馏在植物修复体系中的应用”、“黄河河水Li/Mg/Sr/Ba同位素的 季节性变化及其示踪意义”、“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痕量元素累积特征”、“DNA-SIP技术揭示自养和异养型反硝化脱氮细菌的互作机制及其脱氮贡献”、“固碳脱氮环境微生物的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15N同位素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与启示”、“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环境应用进展“的主旨报告。

  此外,章炎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先恩(曲阜师范大学)、李伟(南京大学)、余倩(南京大学)、张瑞峰(上海交通大学)、谭巧国(厦门大学)、闫瑞(莱伯泰科有限公司)、常雪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董硕飞(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位学者也先后作了口头报告。

  分会各位学者的报告精彩纷呈,讨论热烈。大家本着“创新环境科学 低碳环保健康”的大会主题精神,共同交流环境同位素技术的最新进展,均表示收获满满。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