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大讲堂第四讲顺利举办
2022年5月30日,由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环境健康大讲堂的第四讲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顺利开展。本次讲座邀请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杨研究员作学术报告,在线参与人数超过290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此次活动由王亚韡研究员主持。
宋杨研究员做了题为“细颗粒物暴露的危害结局及分子机制”的报告。细颗粒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来源丰富,并且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细颗粒物的暴露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将细颗粒物的暴露和疾病的终点联系起来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缺乏针对细颗粒物暴露导致远端毒性效应的机制研究。宋杨团队首先在动物水平上观察到呼吸暴露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在血液循环中的存在,随后发现SiNPs能够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在血液中富集吸附载脂蛋白A-I。而吸附的载脂蛋白A-I会随着SiNPs一起从血液中清除,进而导致血液中载脂蛋白A-I的水平降低,从而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该研究从整体动物水平揭示了SiNPs通过吸附并耗竭功能性蛋白质,诱导心血管损伤的新机制,为全面评估细颗粒物的暴露诱导心血管毒性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细颗粒物也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大脑,从而导致远端神经毒性。宋杨团队发现,SiNPs的暴露能够在大脑中积累,而不同的暴露途径(静脉暴露,呼吸暴露)带来的脑部损伤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暴露途径导致细颗粒物表面吸附蛋白冠的差异,并且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验证了蛋白冠中的载脂蛋白E在调节GSK3β通路中的关键作用。该研究为阐明细颗粒物的暴露导致的远端神经毒性效应的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报告结束后,宋杨研究员与参会师生针对细颗粒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及毒性效应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气氛热烈,与会人员颇受启发。
环境健康大讲堂活动旨在打造我室各研究团队相互交流、促进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拟将持续邀请优秀团队带头人介绍其团队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工作,助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发展。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