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开放基金拟获准名单
申请人 |
单 位 |
题 目 |
资助金额(万元) |
陈将飞 |
温州医科大学 |
TiO2NP和DDT联合慢性长期暴露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 |
4 |
陈凌云 |
西北师范大学 |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原生动物纤毛虫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
4 |
陈敏杰 |
江汉大学 |
全氟己基磺酸对斑马鱼心脏和肝脏毒性效应研究 |
4 |
陈永久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高环境暴露风险银纳米颗粒诱导“肠-脑轴”紊乱的机制研究 |
4 |
崔小梅 |
西藏大学 |
西藏纳木错流域水体中砷的时空分布研究 |
4 |
董志兵 |
武汉工程大学 |
汞离子检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
4 |
管晓玲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新型溴代阻燃剂人群暴露与甲状腺癌的关联研究 |
4 |
郭婧 |
南京大学 |
基于分子效应导向分析(mEDA)鉴别长江流域饮用水中关键致毒物质 |
4 |
郝放 |
江南大学 |
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血液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4 |
郝淑煜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人脑样品中黑碳颗粒的识别与检测 |
4 |
姜雨 |
福建医科大学 |
基于代谢组学的职业人群中卤代咔唑暴露风险评估 |
4 |
蒋友胜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深圳市人群新型溴代阻燃剂内暴露水平研究 |
4 |
雷春阳 |
湖南大学 |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抗生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4 |
李英杰 |
河南理工大学 |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磁性材料的可控构建及其在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4 |
彭琳一 |
北京协和医院 |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影响 |
4 |
彭湘莲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
铅的母婴传输方式及潜在来源研究 |
4 |
田雨闪 |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基于肺类器官的卷烟烟气气溶胶遗传毒性研究 |
4 |
王文 |
湖南省人民医院 |
人肺内大气细颗粒物的分析及其与肺腺癌的联系 |
4 |
叶丽 |
山东大学 |
海水稻富集砷的机制研究 |
4 |
张昌文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低剂量重金属锑暴露通过铁死亡拮抗促进膀胱癌进展的机制 |
4 |
张宏娜 |
青岛大学 |
三氯卡班慢性皮肤暴露的脑神经影响及机制 |
4 |
张星 |
西北大学 |
微藻中汞形态转化过程及其机制研究 |
4 |
赵婷 |
江苏大学 |
低剂量多菌灵暴露对发育期小鼠脂质代谢的干扰效应及机制 |
4 |
赵永刚 |
浙江树人大学 |
亲水性COFs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环境水样中残留痕量甾类性激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4 |
朱敏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四溴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
4 |
庄太凤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新型双酚类化合物的母婴传递及胎盘损伤研究 |
4 |
注:以姓名拼音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