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杨研究组在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毒性效应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08  |  【打印】 【关闭

  2024年6月7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等在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毒性效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trigger aberrant condensation of TDP-43 and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like symptoms”为题,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随着聚苯乙烯制品在现代生活和各种产业中的广泛使用,其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由于其拥有小的尺寸,微纳细颗粒可以穿透生物组织和屏障并显示出令人担忧的毒性效应。微/纳米颗粒已经在各种人类组织样本中被发现,因此解析微/纳米对机体造成的毒性,以及寻找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至关重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环境暴露风险与ALS发病率之间存在关系。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介导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时空调控的重要机制,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功能调控。然而,异常相分离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LLPS的异常相变被认为是导致胞浆形成TAR DNA结合蛋白43(TAR DNA binding protein-43, TDP-43)蛋白聚集并引发ALS的关键致病机制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的疾病模型并不是渐冻症,不能由此推断这种纳米颗粒与渐冻症的关联。
  宋杨研究组发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暴露诱发ALS类似症状,并阐述了相关分子机制。这种暴露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导致TDP-43通过异常LLPS诱发聚集。同时,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被氧化为二聚物,无法作为伴侣蛋白护送TDP-43回到细胞核,导致TDP-43在细胞质中积聚,从而促进了纳米颗粒和TDP-43之间复合物形成,加剧了TDP-43的凝结和固化(图1)。这些结果在计算机模拟和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总之,该研究阐述了纳米颗粒暴露导致的一种新型毒理学机制,并为环境污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进一步见解。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宋杨研究员,第一作者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孙航。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83-5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