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蔡亚岐研究组在全氟/多氟化合物的大气多相分配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5-23  |  【打印】 【关闭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蔡亚岐研究组在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的大气多相分配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系统分析了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大气气相和降雨样品中PFAS的污染水平,研究了PFAS在大气多介质中的分配规律和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理解PFAS环境行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相关成果最近以“Occurrence and Fate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in Atmosphere: Size-Dependent Gas-Particle Partitioning, Precipitation Scavenging, and Amplification”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DOI: 10.1021/acs.est.4c00569)。

  研究报道了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羧酸(PFCAs)浓度和有机质含量(fOM)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可能是影响PFCAs在大气颗粒物中的粒径依赖性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PFAS的气-粒分配存在季节性差异,表明温度是影响PFAS气-粒分配的关键因素,但温度对PFAS在大气颗粒物中的粒径依赖性分配的影响有限。通过对比降雨前后不同介质中PFAS的浓度差异,结合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及颗粒相中PFAS的浓度变化趋势,发现降雨冲刷颗粒物是大气中PFAS去除的重要机制之一。降雨期间颗粒物中PFAS浓度出现了短时间增加的现象,可能原因是大气相对湿度的升高促进了颗粒物表面PFAS前体物的非均相降解。雨水和气相中PFAS的逸度比分析表明,降雨期间PFAS有从雨水向气相扩散的趋势,致使降雨后气相中PFAS的浓度仍高于降雨之前。
  研究揭示了PFAS与大气颗粒物结合的潜在机制,并从多角度讨论了温度、大气颗粒物尺寸和降雨对PFAS大气环境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PFAS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提供了新见解。
  该论文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完成,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心博士生李孝通,通讯作者为史亚利研究员和王媛副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开放课题和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0569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