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亚韡课题组在背景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的主导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4-04-30  |  【打印】 【关闭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亚韡课题组在背景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布的主导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分析土壤有机质组分(SOM)、环境因素及理化性质对南北极及青藏高原背景土壤中5类传统及新型POPs积累分布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影响POPs长期分布的综合因素及具体机制,为研究POPs全球大气传输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成果最近以“Soil's Hidden Power: the stable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controls the burde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background soils”为题,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 Sci. Technol. DOI: 10.1021/acs.est.4c00028)。

  在全球范围内,POPs经长距离大气传输(LRAT)的过程受到热力学、动力学以及降解或转化等过程的共同控制。先前的研究从宏观的热力学平衡分配机制解释了POPs进行LRAT并在寒冷气候中的冷凝现象,然而主导全球环境中POPs长期分布的驱动力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在大气传输过程中,POPs同时在多种环境介质之间进行交换和分配。其中,土壤作为POPs主要受体和环境储存库,其内部有机碳(OC)周转的变化将导致与其存在耦合作用机制的POPs全球分布发生改变。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提出一种假设,POPs的全球分布有可能通过动力学主导的直接沉积、贮存及再释放来解释,而不是平衡分配。同时从微观视角提出,在LRAT蚱蜢跳的过程中,与有机质(OM)组分周转相关的过程有可能影响POPs的迁移行为。
  
  本研究将三极地背景土壤中五类传统及新型POPs的分布特征与SOM组分相结合,以微缩视角和宏观尺度反映SOM周转与LRAT叠加效应对POPs土壤分布的影响。基于分布特征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其与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后发现,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AOM)是SOM组分中影响POPs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海拔、温度及湿度通过与 SOM组分的关联间接影响POPs赋存。基于上述发现,进一步研究了理化性质与SOM组分促进土壤滞留机制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MAOM比例高的土壤更有可能结合低挥发性的POPs,从而增加其在土壤中的保留。而易挥发性POPs更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与土壤中的OM负担达到平衡。利用上述规律,结合全球土壤数据库估算了土壤中POPs的背景浓度。总的来说,土壤对五类POPs的估计捕获能力集中在中纬度地区,一般分布在风带的交界处。结合中纬度地区的其他输入途径,其POPs累积量高于利用SOM数据可以估算的土壤总埋藏量,温带地区生态系统中POPs的土壤负担可能比高纬度地区更加严重和直接。较强的土壤捕获能力,叠加在LRAT期间反复的沉积或空气-表面交换过程,可能会减弱热力学驱动的 “全球蒸馏”及“冷凝结”效应;受土壤的截留作用减少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POPs总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中纬度地区的POPs土壤负担。
  论文第一作者为生态中心博士后姜璐,通讯作者为王亚韡研究员和吕继涛副研究员,该工作同时得到英国兰卡斯特大学Kevin C. Jones教授的指导。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卢嘉锡国际团队等项目的支持。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