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亚韡研究组在PFASs的产前暴露、母婴传输与消除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1-24  |  【打印】 【关闭

  多项研究指出PFASs的产前暴露与胎儿的不良出生结局紧密关联。然而,人体样本的难以获得限制了学者对PFASs的跨胎盘传输、代谢及消除等相关研究,这亦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对PFASs产前暴露风险的准确评估。

  本研究发现21种PFASs能够跨过胎盘屏障暴露于胎儿,且能够经由胎便排泄。其中,全氟磺酸比全氟羧酸更容易通过胎便排出。发现了PFASs跨胎盘传输的关键转运蛋白,同时揭示了PFASs经胎便消除的潜在机制及其关键分子结构特征。另外,观察到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PFASs的胎盘转移效率和胎粪排泄效率均表现出结构依赖性。
  本研究首次指出胎便可以作为评估PFASs产前暴露的有效生物基质。这对PFASs在母婴体内的代谢和消除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为选择合适的生物基质来评估PFASs的产前暴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以“Assessment of Fetal Exposure and Elimination of 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New Evidence from Paired Serum, Placenta, and Meconium Samples”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论文第一作者为黎娟副研究员和硕士生麻东慧,通讯作者为王亚韡研究员。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3c08498。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