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杨研究组在微塑料毒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1-22  |  【打印】 【关闭

  塑料制品被广泛用于农业、医疗、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塑料产量与消费量的迅速上升,塑料污染也日益加重。废弃的塑料制品在环境中经风化、机械应力、紫外照射、微生物等外界因素影响发生老化,产生小粒径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这些微塑料的生物学效应仍不十分清楚,这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实际环境中塑料废弃物的毒性。

  研究发现,口服微塑料可以通过损伤肠道组织进入小鼠肝脏中蓄积,进而下调肝脏中胆汁酸外排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小鼠胆汁淤积和胆汁酸代谢失衡,同时引起小鼠肝脏损伤与脂质代谢异常。这一研究不但描述了经口摄入微塑料在动物体内的摄取、转运过程,而且揭示了毒性信号在肠-肝组织之间的循环放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以“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Microplastic Exposure Cause Cholestasis and Bile Acid Metabolism Dysregulation through a Gut-Liver Loop in Mice”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并入选当期封面。
  论文第一作者为联合培养硕士生温静,通讯作者为宋杨研究员。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3c07108。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