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庆华研究组李英明等人在极地海洋食物网中多氯萘(PCNs)的营养级传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ccurrence and Trophic Transfer of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Benthic Marine Food Webs”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DOI: 10.1021/acs.est.3c03982),并入选当期内封面。
PCNs作为新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控制清单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环境赋存与毒性暴露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由于历史上工业生产的遗留以及工业热过程的无意排放,PCNs进入到大气、土壤及水体等环境基质中,继而长距离迁移至极地地区。南北极地区人类活动及污染物的工业排放极少,是研究污染物全球行为的重要区域。目前关于PCNs在极地地区的环境行为报道非常有限,特别是其生物累积和生物放大潜力方面,仍未有研究全面评估南北极海洋食物网中PCNs的营养级传输特征。
本研究对于北极黄河站与南极长城站附近区域采集的底栖生物和沉积物样品进行了PCNs的检测分析。南北极底栖海洋环境中PCNs的浓度和毒性当量(TEQ)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其组成以低氯代同族物(一氯至三氯萘)为主。PCNs在北极与南极海洋食物网中的营养级放大因子(TMF)分别为0.65和1.22,呈现出北极营养级稀释、南极营养级放大的传输趋势。南极较低的海洋环境温度与较高的生物-沉积物积累因子(BSAF)可能导致了生物的较低代谢效率和沉积物源的较高PCNs摄入,致使其食物网中PCNs的营养级传输呈现放大趋势。此外,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食物网或生物种群的差异、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等因素也会对PCNs传输存在影响。
本文首次报道了南北极底栖海洋食物网中八种PCNs同族物的含量和营养级传输规律,为进一步研究PCNs的生物营养动力学和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董程,通讯作者为李英明研究员。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