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亚韡课题组在全氟化合物职业暴露的健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3-10-15  |  【打印】 【关闭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亚韡课题组在全氟化合物(PFASs)职业暴露的人群健康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采集我国湖北一家大型氟化工厂职业工人的配对血液和尿液样本,以及当地居民的尿液样本,进行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从中鉴定出8个与肾脏代谢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相关成果最近以“Novel Insights into th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on the Kidney via Human Urine Metabolomics”为题,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 Sci. Technol. DOI: 10.1021/acs.est.3c06480)。

  PFASs因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不良影响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有证据表明,肾脏是PFASs的靶器官之一,高浓度PFASs混合暴露可能会对肾脏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尽管许多研究使用血浆或血清来研究 PFASs 暴露与肾脏健康之间的关联,但尿液基质很少受到关注。尿液是肾脏产生的代谢物,能直接指示PFASs的肾负荷程度,尿液代谢小分子有望特征性指向PFASs暴露对肾脏产生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采集了我国一家大型氟化工厂72名职业工人的配对血液和尿液样本,以及153名当地居民的尿液样本,对其中的23种PFASs进行浓度测定。通过医院体检获取其肾脏生化指标(尿素、肌酐、尿酸)水平,并通过关联模型和代谢组学手段来探究PFASs职业暴露对肾脏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果发现,工人体内8种主要PFASs单体的加合浓度占到总浓度的98.9%,有效代表其内暴露水平。工人血液PFASs浓度比尿液高1-4个数量级,但二者之间高度相关(r=0.57-0.93),证明了血尿之间显著的正相关性。在调整性别、年龄、BMI后,包括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在内的多种关联模型结果显示整体上尿液PFASs水平与肾脏生化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肾脏不良效应的发生。此外,我们进行了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出24个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小分子,通过与肾脏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选择了8个与肾脏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其参与到氨基酸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肝肠循环等肾脏相关的生物学通路中。该工作首次证明了尿液代谢组学可以用于表征职业人群PFASs暴露对肾脏产生的不良健康效应,这将为探索肾脏健康提供了新工具和新见解。
  
  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6480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