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爱茜课题组在Environ. Sci. Technol.上发表OPEs长距离传输的综述文章

发布时间:2021-08-12  |  【打印】 【关闭

  随着PBDEs、HBCD等溴代阻燃剂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生产使用受到限制,有机磷酸酯 (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在全球的使用和排放量不断增加,其已在全球环境中被普遍检出,并在部分研究中也表现出了潜在的生物富集性和生态/健康风险,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傅建捷研究员等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Long-Range Transport, Trophic Transfer, and Ecological Risks of Organophosphate Esters in Remote Areas”的综述(图1)。

  图1. OPEs在全球的传输与环境行为

  新污染物在偏远区域的发现是其长距离传输能力的重要佐证,同时偏远区域受到人为影响少,也是研究新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理想地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OPEs广泛存在于偏远地区(南、北极和全球海洋)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表明OPEs可以从源区经长距离传输迁移至偏远地区,并参与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传递过程。论文对OPEs在偏远地区环境和生物体中的污染来源和传输机制,以及不同结构类型的OPEs污染负荷、长距离传输和生物累积/放大规律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作者对偏远地区生态系统中OPEs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营养级传递等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整合,重点评估了OPEs在沉积物与水之间的分配、生物富集、营养级传递和生态风险,并发现与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浓度水平相比,OPEs已成为偏远地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污染物组分,基于OPEs的全球传输行为及在偏远区域后来居上的赋存现状,OPEs作为传统溴代阻燃剂的替代品使用中仍需注意相应管控措施(图2)。在对已有研究归纳总结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OPEs在偏远地区研究中亟需解决的背景污染控制问题,展望了OPEs及其代谢物在偏远地区陆生生态系统中环境行为和联合毒性等研究方向。

  图2. OPEs在偏远地区各介质的有机污染物中占主导地位

  文章DOI:https://doi.org/10.1021/acs.est.0c08822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