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曲广波等在EHP发表四溴双酚A及类似物的甲状腺干扰效应

发布时间:2020-12-18  |  【打印】 【关闭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组曲广波等揭示了四溴双酚A(TBBPA)衍生物/类似物及其环境转化产物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特征。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DOI:doi.org/10.1289/EHP6498)。

  TBBPA及其衍生物是一类目前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溴代阻燃剂,占据60%的市场份额。四溴双酚A/S及其衍生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溴代阻燃剂,在电子电器产品、油漆、纺织品等日用品中大量使用。四溴双酚A/S从生产过程、产品及电子垃圾中泄漏进入周围环境中,成为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四溴双酚A类溴代阻燃剂具有的潜在负面效应,针对四溴双酚A/S类及其衍生物的环境行为研究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研究组自2010年以来针对四溴双酚A/S类溴代阻燃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课题组相继开发了多种高分辨质谱技术,实现了复杂环境介质中未知溴代污染物的非靶向识别,为此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归趋研究提供了必需的技术手段。

  前期实际环境样品的检测表明,发现TBBPA衍生物及其环境转化产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和一些水产品中Environ. Sci. Technol. (2011, 45, 5009-5016);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4760-4767)和Environ. Sci. Technol. (2016, 50, 4203-4211) (Environ Sci Technol., 2011, 45, 5009-5016; Environ Sci Technol. 2016, 50, 4203-4211)(图1),提示了这些化合物有可能会进入到人体内,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图1. 典型TBBPA衍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近期曲广波等通过研究证实了TBBPA衍生物及其环境转化产物具有潜在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研究发现TBBPA衍生物及其环境转化产物一方面可能会通过与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TTR结合,进而干扰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另一方面,这些化合物可能会进入细胞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R作用,干扰后续的基因调控,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TBBPA衍生物,它们的环境转化产物具有更强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目前已知的具有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的TBBPA,某些TBBPA衍生物的环境转化产物由于其具有更强的进入细胞的能力,因而可能具有比TBBPA更强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本研究一方面使人们关注到TBBPA衍生物这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物所具有的潜在健康风险,另一方面本研究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转化过程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为更加准确的评估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图2)。

  图2. TBBPA衍生物及其环境转化产物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示意图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圳三名工程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ehp.niehs.nih.gov/doi/full/10.1289/EHP6498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