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平台介绍

3D打印工作室作为环境化学与环境毒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旨在满足环境科学领域新仪器部件的研制及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开发需求,主要业务包括各种实验装置及器件3D模型的设计与定制、3D打印加工及打印装置相关性能测试及技术咨询等服务。2014年,江桂斌院士最早提出将3D打印的理念与技术应用到环境科学研究中,充分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来促进环境科学实验的开展,并系统地探索3D打印在本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以及揭示可能的研究方向,在2015年,原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3D打印工作室,并由胡立刚研究员主持开展相关工作。

目前工作室拥有四个实验室,分别位于环境化学与环境毒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杭州),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武汉),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北京)。工作室现有包括双光子微纳打印、光固化、熔融沉积、粉末烧结、陶瓷打印和生物打印等多种类型的打印机共20余台,打印精度最高可达百纳米级,打印尺寸范围在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现阶段可打印材料包括多种金属(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光固化树脂(常规树脂、耐高温树脂、高强度树脂、弹性树脂等)、陶瓷、尼龙粉末、聚氨酯等材料以及自行研发的各种功能性打印材料,工作室拥有配套的材料前处理及打印后处理设备和耗材,仪器设备资产累计约2000万元人民币。

3D打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从个性化分析装置器件的快速设计、制造和迭代优化,功能化打印材料的研发以及装置的功能化等方向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承担相关科研项目6项,在ES&T ,ES&T Letters,Anal. Chem.,Innovation.,Addit. Manuf.,Chem. Eng. J.,Chem. Commun.,Bioproc. Biosyst. Eng.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3项,已授权国家专利23项,实现成果转化4项。

3D打印工作室欢迎国内外同行在科研和应用方面开展合作!

联系方式:胡立刚 研究员,lghu@rcees.ac.cn

联系电话:010-62849129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5


版权所有 © 环境化学与环境毒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Email:sklece@rcees.ac.cn